
1975年生于吉林
199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大艺术学院
自由职业
参展经历
2006 FATGRIL 莲空间M50
2007 “自我迷失” 上海M50
2009 青年艺术家联展 上海M50
2010 女性艺术家联展 北京798
关于作品
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纷争烦恼,舒缓闲适。
任由思绪无限生长放飞。。。
1979年10月出生,2003年6月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职业画家李知弥,擅长意象水墨、油画技巧扎实、画风含蓄。李知弥作品《寂》、《空》、《地下铁》。
李知弥不是艺术的奴隶,而是艺术的主人,来抒发他诗人般的性灵。一草一木、一蝶一花、一片风景……都可能出现在知弥的笔下;而那些笔墨中或淡雅或缤纷的变幻,又会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知弥的修养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具有扎实深厚的绘画素养,知弥喜欢饮茶,茶的清逸正适合他不与世争的性格,作品中往往也传出缕缕清韵。书法、水墨作品,深藏着他不黏不滞的哲学深心,而是心境和学养的自然流露功夫在画外。
石涛曾经说过:“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技巧是一个画家作画之必备,绘画当然需要呕心沥血的功夫,没有技巧,作为从美院走出来的画家,知弥的创作技巧毋庸置疑,写实的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地再现他所面对的一切,静物、人像……无不透射着深厚写实功底。但是知弥没有停留在技巧的层面上,而是超越技巧,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由技而进入道的境界。
展览经历
2003《茶几系列》法国圣艾蒂安国际双年展
2008年轻的姿态—新锐艺术家当代艺术11人作品展
2008“9+1”新锐艺术家作品10人联展
2008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21世纪水墨学术展
2012悦方ID MALL艺术家特别邀请展
2012“意象之舞”上海音乐厅沙龙展
2013三亚“艺汇海南”(法国)国际艺术家邀请展
2014 “极与谧”青年画家郝方圆、李知弥作品展
2014 践·行·在其中朵云轩沪杭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
2014泰勒瓦2014艺术季李知弥作品展
2014:“卜居湖山,翰墨丹青”—张洁明 李知弥书画小品展
2014荣宝斋2014春季拍卖会
2014第十七届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寸纸味象-李知弥 许章伟 斯林峰水墨小品”展
2014 美国哈德逊艺术中心“WE”当代艺术六人展
2014纽约QUEEN CITY ARTS中国艺术家联展
2014 意大利语言周“艺术呼唤艺术”主题展
2014“心镜”李知弥 郑元无水墨作品展等
“聚汇”—上海触觉艺术园区入驻艺术家沙龙展”
出生地:河北省邢台市
毕业院校及专业:四川美院 油画
作品收藏:
作品《梦》于2015年入选四川美术学院第六届“保时捷溢彩心”艺术作品大赛,荣获优胜奖,并被保时捷公司收藏,展出于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览及获奖 :2013年1月作品入选第五届“保时捷溢彩心”艺术作品大赛 2015年1月获得第六届“保时捷溢彩心”艺术作品大赛优胜奖 2015年3月作品入选油画系第22届学生作品年展 2015年6月荣获抗战70周年主题创作二等奖 2016年1月油画作品入选第三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7年6月毕业创作《日常·身体系列》获四川美院油画系研究生E·LAND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
2018年5月作品《对话》、《黑手套》、《塑料》入选上海《趋同与别异——当代艺术展》
创作思路:
从日常生活中对“人”的关注点出发,试图表达对日常生活“人”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人的身体局部不同时 刻以及状态下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对人的改变,而人的改变与环境的变化又是互为影响与印证的,身体在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直接反映了人的状态和情绪,把“日常生活”视为被重新给予关注或重视的对象,甚至认为是我们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基石,为我们提供安全感,熟悉感的情感源泉,使得我们反思和自我关照。
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 1998年毕业于山西省轻工业学院,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 2006年创办龙潮平面设计公司 2007年涉足艺术品收藏领域,并用8年时间经营自己的古董会所“德善堂” 2015年来沪担任一家茶包装品牌企业艺术总监 2017年在沪创办器说艺术空间,开始专职进行水墨艺术创作 同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客座讲师
创作自述 / ARTIST STATEMENT
这些年我一直游离于设计、绘画和收藏之间。我是山西人,在山西成长生活的三十多年里,始终被一种古朴、厚重的文化氛围包裹着。定居魔都后,所见所闻皆是时尚、先锋、科技和绚丽的元素,刚开始这些元素会带给你强烈的新鲜感和满足感,时间久了便会觉得浮躁和空虚。说到底还是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看来,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来源于生活,和以前的生活有关,和现在的生活有关,和将来的生活有关。所以我想拿起画笔,把这些年自己对古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用当代的手法表达出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趣、有意思的细节提取出来,用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调侃、自嘲、“毒”鸡汤、冷幽默的手段呈现出来,让它们与这个时代发生关联。
毒鸡汤
念旧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