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悉圣儿 YANG XISHENGER

杨悉圣儿
90后女艺术家,居上海, 艺术家杨小健之女。年幼时经常随父亲游走东京,巴黎,伦敦各大博物馆及画廊欣赏西方大师的经典之作。曾放弃上海华山美院附中第一名的录取特邀,独自踏上纽约的求学之路。从小热爱绘画并受父亲的熏陶,热爱艺术并对艺术情有独钟。

参展及收藏

2008年作品《Dinosaur》法国收藏家收藏

2016年作品《la ferrari》法拉利车手金先生私人收藏

2017年作品《Untitled》参加深圳艺术博览会

2018年 与说唱教父Jay-Z创立的潮流品牌rocawear联名合作

2018年参加innersect国际潮流文化展

2019年作品《Flag》骑翼传媒创始人于女士私人收藏

2019年作品《Map》知名游戏公司PUBG SHANGHAI 收藏

2019年参加作品《Odom advice》参加yohood 2019潮流艺术节

2019年作品《Loyalty》福布斯30岁精英榜陈先生收藏

2019年 为高科技奶茶品牌茶里小设计形象IP《小怪兽系列》

2019年 作品《peppa dog》参加北京MISSING ANIMALS展

2020年作品《Layflok》与wk gallery画廊合作参与抗疫情慈善活动

2020年参加壹艺术画廊collect now展

2021年参加“2021年香港国际授权展”创艺国际艺术IP上海展

Vanessa Teodoro

Vanessa Teodoro 是葡萄牙知名波普艺术家。
平面设计和广告方面的学术背景,以及在南非接受的高等教育,
对她的视觉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涂鸦艺术装置、衍生潮流单品

独特而有标识性的创作
涂鸦墙绘、插画等

与LV、Jaguar、Thinkpad等时尚生活方式品牌跨界合作

国倩颖 NYSOMETIMES

NYSomeTimes

她在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博并在答辩前毅然退学,随后到加州艺术大学开启艺术的实践道路。从坐在窗前明几净的实验室,用着最先进的仪器观察纳米材料发表SCI学术论文,到充满针头与流浪汉的午夜旧金山街头涂鸦,NYSomeTimes的作品用大众的视觉语言期待开展一场更广泛的对于科学的思考。

项目案例

安娜·蒙特尔 Ana Montiel

1981年出生于西班牙洛格罗尼奧(Logroño),于巴塞罗那大学获得学士学位(BFA),之后旅居伦敦,现工作生活于墨西 哥城。此次是安娜·蒙特尔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

自创作之初,蒙特尔就将“经验的现象学与意识的特性”作为 重点关注的主题。她通过绘画、装置等媒介反映人类经验的局限,质询感知的可靠性。艺术家也积极引入其在神经科学、心 理学、神话学、哲学等各学科获得的灵感,使作品呈现出正统性与非正统性并举的面貌。蒙特尔标志性的“色域画”层次丰 富细腻、色彩如梦似幻,带给观者“清醒梦”一般的沉浸体验。

蒙特尔也擅于跨界艺术创作,在音乐、电影和设计领域均有涉 足。

近期个展包括:

“知觉的复调”(joségarcía, mx画廊,墨西哥,2019);

“内在的太阳”(joségarcía, mx画廊,墨西哥,2018-2019)

“域”(SalaAmósSalvador西班牙,2018)。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

是波普艺术运动的领导者

1928年8月6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原名安德鲁·沃霍拉。他于1949年 毕业于卡内基理工学院,后移居纽约从事商业插画事业,曾在《时 尚》和《魅力》等杂志任职。

沃霍尔的作品回应了1960年代的大众媒体文化。 他的丝网印刷作品 (包括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金宝汤罐头和布里洛肥 皂盒 等)使他成为这一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1987年2月22日, 他在例行胆囊手术后因并发症而不幸去世。

1994年 在他的故乡匹兹堡成立了一座致力于推广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美术馆 ——安迪·沃霍尔美术馆。 如今,他的作品被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学 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伦敦泰特美术馆中。

冀皓天 JI HAOTIAN

IP名称:小黑泥

小黑泥是冀皓天在2013年创作的作品。小黑泥闭着眼睛、没有耳朵也没有鼻子,它听不见、看不见也不会说话。它是泥质的,没有固定形态的、趴着的、放松的、不听不看也不说、只关心自己的感觉世界。从某角度来看,小黑泥不只一种形象,而是一种无所顾忌,闭上眼睛感受世界的状态,它在某个角落里代替人类去休息的状态。人们的皮肤是有限的,感受到这个世界也是有限的,于是让小黑泥代替自己,放大自己,让自己更多的感受这个世界。一种在心里无法言语表达准确的状态,想用小黑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

冀皓天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2014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民间美术协会社长

白金创意组委会成员

2015年担任中国海报双年展组委会成员

小黑泥是冀皓天在2013年创作的作品。小黑泥闭着眼睛、没有耳朵也没有鼻子,它听不见、看不见也不会说话。
它是泥质的,没有固定形态的、趴着的、放松的、不听不看也不说、只关心自己的感觉世界。
从某角度来看,小黑泥不只一种形象,而是一种无所顾忌,闭上眼睛感受世界的状态,它在某个角落里代替人类去休息的状态。
人们的皮肤是有限的,感受到这个世界也是有限的,于是让小黑泥代替自己,放大自己,让自己更多的感受这个世界。
一种在心里无法言语表达准确的状态,想用小黑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

获奖记录:

白金创意大赛大学生平面插画《小黑泥》金奖 

作品入围GDC15 平面设计在中国 

《小黑泥》插图类提名奖 

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 拥抱主题 入围奖 

第十一届澳门设计双年展 入选

亚洲海报设计展 《小黑泥》

GDC17 动画提名奖&评审奖

CGDA F 插图设计 Illustration Design 金奖 Gold Award

第十一届澳门设计双年展 学生组-插画 金奖 《小黑泥》

跨界案例-5KM



跨界案例-蕉内

表情包

李东海 LI DONGHAI

李东海
艺名:东海龙王

198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
祖籍浙江绍兴,李显忠后裔
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
意大利华人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
昆明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形体创始人,勉塘派唐卡画师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版画系实验艺术方向教师
青年艺术家、大学教师、唐卡画师、说唱歌手

创作自述

用西方街头艺术风格来重新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览

2019 “無修正”东海·东京·东陆早晴帖,日本东京观念艺术展。
2018 昆明市政府主办“春城创业荟”东海龙王工作室初创组铜奖
2018 “AP55”当代国际艺术家版画交流展·澳门
2018 昆明大悦城宣传片“悦远”书法艺术设计及形象代言
2018 云南艺术家学院设计学院“从民间工艺到当代艺术”个人 主题讲座
2018 “昆明四季”跨媒体艺术展书法设计
2018 保利·檀樾“东方美学大赏”书法装置设计
2018 金格百货& MONT BLANC 新品发布会书法设计
2018 昆明“新偶像”形象代言
2018 《昆明力量》城市宣传片形象代言,“昆明力量”书法设计
2018 昆明文林美术馆两周年联展
2018 雨林再造“天籽红”品牌书法作品设计
2018 昆明当代美术馆开馆展《地缘笔记》联展
2018 昆明金字塔百货商城新春书法VI系统设计
2017 無盡藏——东海大型装置艺术展
2017 山西省国家5A及风景名胜云丘山游客入口书法壁画《逍遥游》
2017 昆明五百里音乐节南舞台书法字体设计
2017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国舞台剧标题书法设计
2016 中国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蕨类植物新物种申报图案手绘设计
2016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学院微电影《Ritratto》(肖像),执行制片
2016 昆明“上合2国际马拉松”宣传片主角代言
2016 昆明顺城购物中心“顺卡”6周年纪念卡面设计及书法创作
2016 四川音乐学院“远山”世界音乐乐团VI设计与书法
2016 论文《意大利壁画和西藏唐卡闭门切磋》发表于《卷宗》2月刊
2015 作品“金刚波罗蜜”进驻MAAM艺术园区(罗马第三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5 雕塑《马哈嘎啦·阿罗胖》出展意大利罗马东方文化艺术展
2015 版画作品《造像度量》罗马美院收藏
2015 意大利米兰“DELI”音乐节《巴黎巴黎我爱你》词作者及演出,《欧洲侨报》专栏报道
2015 组建实验艺术团队“金殿后山”,相关作品网络流量达75万
2015 仙剑奇侠传三舞台剧书法设计
201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永昌乌铜走银瑞兽产品系列书法设计
2014 意大利米兰“DELI”音乐节《为什么来到意大利》词作者及演出,《欧洲侨报》专栏报道
2014 澳大利亚墨尔本华人禅宗寺院参与设计
2014 版画和手绘出展“现”国际青年艺术家展(罗马)
2013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留学生见面会留学生代表,受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接见
2012 文达般若之光唐卡展客座解说
2012 大藏唐卡艺术展客座解说
2012 《LESS IS MORE,唐卡艺术漫谈》云南艺术学院个人讲座
2012 摄影作品集《黑光》电子版
2011 团队作品“半岛”获创意个旧设计展金奖
2011 装置作品《尾巴》云南艺术学院收藏
2011 中国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
2010 “咋个说”昆明首届说唱联合演出总监制
2010 自创设计杂志《FEELING》(二期)云南艺术学院收藏
2010 公仔“拳”获创意瑞丽设计展银奖(后与云南潮流品牌“井捌捌”联合推出相关产品)
2010 摄影作品《外婆》出展瑞典摄影展
2009 自创设计杂志《FEELING》(二期)云南艺术学院收藏
2008 参演余光中(台湾)导演纪录片《说唱》并参与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