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娅·希特罗娃 JENYA HITROVA

具象世界系列

抽象系列

艺术家价绍

Jenya Hitrova
珍妮娅·希特罗娃

1987年出生于俄罗斯,现居滨海边疆区
文化背景:俄罗斯远东艺术家,自学成才,现居滨海小城纳霍德卡(Nakhodka)。
🌏 跨文化创作经历:2015年移居中国上海开启职业艺术生涯,深度参与本地术生态。
🎨 创作核心(双轨艺术语言)
抽象几何图形系列:通过色彩与形态的流动,探索内在精神性与宇宙能量。
具象世界系列:以俏皮符号化角色构建视觉寓言,传递生命的热忱与诗意。
艺术特质
✨ 标志性视觉符号:童年对字母、几何与色彩的实验,凝练为极具辨识度的个人美学,作品被全球藏家广泛收藏。
💞 艺术与人文关怀:在上海期间通过慈善艺术项目助力流浪动物保护,践行“创作向善”理念。
现状
🏡 2019年回归故乡俄罗斯纳霍德卡,在宁静海港中持续创作,将远东的自然灵性与跨文化体验熔铸于新作。

周圣爝 KIKI CHOU

周圣爝 (艺名:Kiki)

199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9年至今在上海学习生活。自由艺术家

目前的作品,它们保持着大胆又不张扬的风格基调;它们自足,却又默默邀请观者的注视。这大概就是——当一幅画是宁静的,意味着它发生作用了。我认为所有领域的创意,应该是我们喜爱的事物的混合,是记忆深处的再现,艺术家所创造的物品,都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从油画到艺术设计,我始终善于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去表达艺术和设计,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初心。

学历

2009.09-2013.6

本科 /油画专业/上海师范大学

2013.09-2016.06

硕士/艺术设计专业/上海师范大学               

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12

获“上海师范大学学业奖学金”    

2014.11

社会经历

1、受邀苹果公司上海环贸店举办的名为“捕捉灵感,绘出生活”个人演讲活动,为苹果手机壳绘制约300款个性化图案,并在淘宝店及线下销售推广。

2、与Lancôme兰蔻、Biotherm碧欧泉、Armani阿玛尼等国际品牌,手绘设计其护肤品及彩妆的广告拍摄脚本。

3、与上海luneville刺绣工作室合作,完成“l’amitie”品牌在2015上海时装周参展走秀的高级定制服装。

4、参与绘制杭州中南购物中心举办的“变形金刚”墙绘系列,绘制面积约150平方米 。

5、与清华大学学生会合作,设计以清华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灵感的创意文化衫。

6、策划易元堂上海美术馆“art shake”一展。

7、策划北京雅昌二十四节气沉浸式艺术展。

展览经历

2013/12-《世界地图》(装置艺术)获国际艺术设计大赛,空间设计组优秀奖。

2013/12-《椅子No.1》《椅子No.5》《椅子No.8》(油画)入编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

2014/02-《老兵—电光蓝男》(粉画)参展上海年度粉画邀请展。

2014/9-《自画像》《菠萝在美国》《没有菠萝》《书》《梨》参展杭州“是光”秋季青年艺术家群展。

2014/12-《果盘》(油画)参展“远近”2014上海小幅油画展,并且巡展。

2015/10-携油画作品《色块系列》,手绘插画手机壳,原创首饰赴日本东京画廊Design festa Gallery举行个展;

2016/03-《我不爱吃虾,茄子和蛋黄》《静物5》《梨子们》《椅子系列》(油画)赴韩国首尔参加中韩青年艺术家交流展《我们正年轻》。

沛翎 PL

沛翎 PL

工作生活于上海
经营服装设计/广告策划/项目策划及艺人造型

创作理念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I don’t know what’s in the world is to determine the constant, I only know that as long as a see the stars, I will begin to dream.

Recycle系列

Recycle系列作品艺术家自述

”之所以创作这组系列,是因为我想创作的和创作本身是不能分开的。

从自己蹲在皮具店门口请求老板们给我捡走边角料,老板一开始并不答应,是同行的伙伴买下来一块完整的皮更换一个沙发椅,老板便同意送给我。

小伙伴出门的时候和我说,完整的皮送给你,你也不会要的对吗?

我说是的。

所有的事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洗小了的衣服,看完的的书,这些边角料。我想让它们再“活“一次。“

色块系列

戈子馀 GE ZIYU

戈子馀

祖籍中国安徽滁州,毕业于东华大学艺术系,现居北京、无锡。作品曾在美国沃克艺术中心、新加坡当代艺术馆、K11美术馆、EGG画廊、林大艺术中心、偏锋艺术空间、蜂巢艺术中心展出,同时被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地收藏。
我的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都会有不同解读。正如李振华所简评:物性空间,透视极简,似有似无,一切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