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典 DING DIAN

丁典

付甦丁典 笔名丁典 女 1991年11月出生于成都,重庆市人。重庆市工笔画协会会员。自幼喜爱绘画,其绘画作品曾获中央电视台世界环保日书画大赛少儿组一等奖,线描作品被选入《四川省小学美术教材》。初中毕业后进入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专科学校(学制四年)专业学习美术。其间,创作的多幅作品被美术爱好者收藏。中专毕业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雕塑设计。大学毕业后至今,在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油画系进修,开始了边进修边创作的职业生涯。其间,拜师四川美院刘明孝教授得到悉心指导。始终怀揣着一颗虔诚好学的初心,努力专研绘画艺术以及相关的知识,技法、技巧;崇尚美学,喜爱学习东西方美学思想、艺术理论等,旨在保持一颗对美术真正热情而质朴的内心;在艺术创作上努力追求更崇高的精神境界,渴望把自己更多更好的作品描绘出来给大家分享。到目前为止,已创作100余幅以人物为主的中国画、油画,受到一些美术爱好者收藏。

2016年3月,作品《度假小屋》 保时捷、四川美院联展

2017年5月,作品《心之家园》 四川省文化厅主办 首届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优秀作品巡展;

2018年1月 协信当代美术馆《心途》个人画展(重庆协信当代美术馆公益展览);

2018年4月 《哀·小丑》明画廊《四月纷芳》画展。

2018年12月《绿色的清晨》重庆工笔画协会美术馆《重庆市首届工笔画展》

2018年11月出版个人画册《心途》(四川美术出版社)

创作理念

孩子眼中的世界

在我看来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那是另一个时空。在此系列作品中我主要是以孩子的视觉出发,展现了他们眼中五彩斑斓、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的那个相对较微观的世界。那个世界或许不是那么辽阔,那么现实,没有那么多社会准则的约束。但却因此更加趣味横生,斑斓梦幻、别具一格。

我感觉在童年时,往往印入眼帘的都是一个个小小的景,那时我感觉很多小事物的魅力对我而言非同寻常,我总是很容易发现它们别具一格的地方。那些对别人而言司空见惯的,不以为然的事物,时常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魅力无穷。

那是一个失真的世界,凶猛可怕的猛兽在我眼里是可爱、漂亮、毛茸茸的伙伴;冷漠的小猫咪也是有思想的和我一样是爱读童话故事和《哈利波特》的温暖“小精灵”。自由自在的鸟儿,它们是飞舞于色彩世界的顽皮小天使;水族馆里的大鲨鱼是幽灵骑士的化身,并且每次去水族馆我都总感觉它想告诉我些什么,具体我也不清楚,但我总感觉它想赋予我某种神圣伟大的使命。那时我还相信着大海里住着美人鱼和海盗,森林里藏着无数宠物小精灵……太多太多奇思妙想从眼睛传递至思维里便幻化成了无数的魔幻故事,那是属于童年的秘密记忆!此刻我回顾着这个梦,依旧感觉它如梦似幻,非常美好。

单飞 SHAN FEI

单飞

现居:上海 南京

参展经历

2019 个展“从零到壹”  艺之行艺术馆  南京

2017个展“坏孩子在战斗” 品诚四季艺术空间  南京

2015个展“笨鸟单飞”  798晨画廊  北京

2019 FUN草地—后象形指南  芳草地画廊  北京

2019 物象  单飞·牛玉龙作品联展  深圳价值美术馆  深圳

2018 青年艺术+  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

青年艺术+  巴比松市政府马科·杰克展厅 法国

2018  第二届ASIART意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展  意大利

2017 试验·无限计划学术提名展 FFA 南京

2016  破冰时代当代油画邀请展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

2015 青春盛绘--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作品提名展单飞

 江苏省金陵美术馆 南京

自述:

不知不觉中已经手不离笔,身体的状态基本保持在画画的状态中,对于周边的一切变得越来越敏感,总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确实画了很多画,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像日记一样记录着自己的一天。在画面里我觉得我是比较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对于眼前发生事情的态度与内心情绪的波动。虽然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工作室面对画布反复涂抹,改改画画,一遍一遍却从来没有过枯燥感,这种感觉实实在在的幸福。

柴文涛 CHAI WENTAO

柴文涛

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

毕业院校:东北林业大学室内与家具艺术设计系(本科)

个展:

2017/04/29-2017/05/14“另一种方式”上海个展(触觉艺术馆)

群展

2014/4/12 HIHEY ART SHANGHAI 艺术上海连展(1929 ART SPACE)

2016/05/21-06/06“多向度”北京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万荷美术馆)

2016/10/22“纯粹中国”艺术联展巡展(佛山/广州/深圳/北京)

2016/12/29-2017/01/04  第四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北京鸟巢艺术中心)

2017/09/12-2017/10/12  上海“异斥”八人联展(金山触觉艺术中心)

2017/12/01-2017/12/07  《左东右西》第四届中美优秀艺术作品大展(陆家嘴上海中心B2)

2017/12/31-2018/01/15  《多元重构》上海当代青年联展(触觉艺术中心)

2018/01/20-2018/02/04  《时间上一点》中法艺术交流展(上海四叶馆)

2018/04/21-2018/05/21  《永无止境》2018首届圆体主义春季展(上海科技大学美术馆)

曹炜 CAO WEI

曹炜

创作理念

多彩的大自然让人欢喜,使人惊叹。时常想如果人也是色彩斑斓的会很有趣吧。于是我创作了一些,用丰富的颜色去描绘的人物面部形象。在创作中,我结合了一些“构成”的方式和思维,将一些具象的形与物做了解构和重构,将图像抽离和变形,即增添了趣味性,也让画面更有形式感和装饰意味。从画中看不出人物的年龄,甚至表情都有些模糊,但我觉得每幅画都传达出了某一种情绪,用色彩堆积起来的情绪。我很享受用色彩去表达自己,画画是很自我的事情,但我认为色彩能使人们产生共鸣。它让我的绘画首先回归到单纯的视觉感受,通过色彩的张力也能够引导观看者不自觉的产生情绪,不管是感到眼前一亮,还是感到奇怪,只要有了情绪,那我认为画就是有活力的。色彩就是我的语言形式,像用一种生动又添加一点夸张的方式去讲述故事那样。色彩是绘画最有灵性的一部分吧,我希望把这种灵性赋予人物肖像上,不去展现年龄、五官或是太多的表情,用色彩去展现心情、状态,也是很有意思的。

阚晰 See Khan

阚晰

1990年出生
工作与生活于上海

视觉艺术家,以绘画,摄影,舞蹈为主要创作方式

2009年毕业于动漫设计专业

在原画设计行业工作一年后辞职进行个人艺术的探索

以自由职业学习,创作至今

艺术理念简约化,符号化,夸张化,意象化

受史前艺术,古典艺术,立体派,极简主义启发影响

创作中舍弃写实绘画中光与影的运用

用线条和曲线对所绘对象进行符号化,意象化处理

专注于描绘事物“内在的韵律”而简化“外在的细节”

偏好自然元素的组合与应用,崇尚原生态美学

尝试木材,岩石,火焰等各种自然元素的奇妙碰撞

发掘事物本来的天然美感,结合创作者个人的审美趣味进行修饰

在对“美好”的追求下踏上了艺术的道路

艺术是感性的表达

是生命能量的体验

用心灵去体会,以直觉来接受

尼古拉·富查 NICOLA FOUCHE

尼古拉·富歇 NICOLA FOUCHE

艺术家自述:

通过让颜色、线条和想象力作为向导,我的创作过程始于对创造行为的直觉探索。我的目标是让本质上转瞬即逝的旅行过程变得形式化,努力将内心深处的亲密漫游变成触手可及的东西。我想让人们看到作为一个旅行者来表达我对日常生活的内心反应。我以玩笑的方式创造极其富有想象力的宇宙,他们也是我工作以及生活的方式内省本质的字面隐喻。我发现跨学科的方法是我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以不同品质的媒体来深入研究一个工作室的秘密,以及我内心世界和创作创造过程中的脉动。我目前在绘画、书籍装订和摄影领域工作。

个人简历

1991年出生于南非,1998年移居纳米比亚。

从小成长在一个原野辽阔风景鲜明的国度,而这样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她艺术实践的灵感来源。

2015年毕业于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并获得视觉艺术学士学位

2016年至今工作生活于上海

个人竞赛、展览和作品收藏

展览

2014, 纳米比亚温德何克银行三年展

2015, 南非Barclays l’atelier百强展

2015, 南非Sasol New Signatures百强展

2015,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视觉艺术系毕业展

2017, 美国旧金山Instagram画廊线上展览

2017, 南非约翰内斯堡FADA画廊书籍艺术展

个人竞赛

纳米比亚2014温德何克银行三年展决赛入者

南非2015Barclays l’atelier百强展决赛入围者

南非2015 Sasol New Signatures百强展入围决赛者

收藏

纳米比亚国家美术馆收藏

莱昂纳多 LEONARDO LANZOLLA

莱昂纳多 LEONARDO LANZOLLA

1958年出生于意大利都林,并在那里完成就学。

1987年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并在那里开始生活和艺术创作。 

作品风格:当代视觉艺术家

莱昂纳多·兰佐拉出生于意大利都灵,因受 “眼镜蛇”先锋艺术运动、Art Brut乐队、民间艺术、杜布菲、巴斯奎特,城市涂鸦和洞穴绘画的影响,是一个懂得自我思考艺术家。

他的作品很自然新颖且直观。他的绘画手段非常直接、不做作、表达了他对绘画的热情以及自然、人类生活和感官对他的影响力。

通过他的想象力以及他的激情和毅力,艺术家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深刻的美学内涵。莱昂纳多·兰佐拉自幼在都灵学习,1986年移居美国西雅图并开始艺术创作,他永恒多彩的作品继而问世便陆续在全球被私人收藏,其中以法国和瑞典著名的展览作品最为特色。

创作理念

我的艺术一直作为我感官的短暂视觉导航,用颜色来表达角色和生物的有益能量,从我的视觉体验中解构审美形式。颜料的流动性向我展示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形状,一种我可以捕捉并随着我无意间所创造出的绘画/雕刻作品而产生的形式。

我探索我笔下角色的生活和影响,以及他们在一个几乎没有引力的环境中的对话,提出一种作为内部媒介的折衷感知。

蕾娜·玛卡 LENA MACKA

蕾娜·玛卡 LENA MACKA

蕾娜·弗拉迪尔,又名马卡
出生于浪漫主义帝国——法国,多年的里昂艺术寻学经历造就了Lena独一无二的空间情感艺术构造14年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额她,至今所举办的画展已不下100场。Lena多以简单线条构造人物,她的作品往往都会让观者容易代入自己的情感,通过脑补甚至模仿如同画中人物的姿态去幻想期待自己的情感世界。

——展览
2017年11月——由Superposition主办的个展“很高兴看到你同情的一面”(法国里昂)
2017年11月——运河街市场(纽约)
2017年10月——运河街市场(纽约)
2017年9月——现在共同工作(法国里昂)“角色”
2017年4月——巴拉卡纹身“黑暗面”
2017年2月——超级城市艺术丛林
2016年10月——Galerie咖啡馆
2016年7月——康复一号——华尔街艺术(巴黎)
2016年7月——SuperAloha——Superposition(法国里昂)
2016年7月——“夏至”——塔凡尔纳·古腾堡(法国里昂)
2016年5月——聚集艺术市场——Galerie咖啡馆(法国里昂)
2016年5月——当代艺术的小市场——Visiosfeir画廊(法国里昂)
2016年4月——开幕聚会活动(法国里昂)
2016年3月——集体展览——69德格雷斯的拉夫瓦公众(法国里昂)
2016年3月——集体展览——法国里昂
2016年2月——摄影展——Galerie咖啡馆(法国里昂)
2016年1月——展览——索夫法(法国里昂)
2015年11月——集体展览——La Taverne Gutenberg (法国里昂)
2015年10月——集体展览——家庭博物馆(法国里昂)
2015年9月——展览——树冠效应(法国里昂)
2015年6月——展览——artigo (法国里昂)
2015年5月——展览和现场表演——额外的Nuit Sonore (法国里昂)
2015年4月——集体展览和现场表演——Le Sucre (法国里昂)
2015年2月——展览——瓦隆罗尔(法国里昂)
2014年6月——展览——卢浮宫咖啡馆(法国化合价)

安娜 ANNA KASATKINA

安娜 ANNA KASATKINA

安娜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直觉艺术家,她于2018年初开始创作流体艺术(Fluid Art)。抽象颜色的流动,美丽而光滑的形状——这正式是为什么她着迷于创作这类作品的原因。Anna认为倾泻是一种艺术冥想,灵感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浮现: 她根据自己的这个倾泻过程中的心情选择颜色,在主色倾倒完成后,她会画一些细节和方向。她永远不知道她今天画的结果会是什么——一切都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她称自己为“直觉艺术家”。

弗雷德·德尔文 FRED DERVIN

弗雷德·德尔文 ( (别名:文德) )FRED DERVIN

作为传播和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弗雷德·德尔文先生(别名:文德)过着双重生活。德尔文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巴黎索邦大学和芬兰图尔库大学),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全职教授,同时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卢森堡、马来西亚等地兼任客座教授。在中国,他是北京人民大学的主席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的名誉所长。Dervin已经广泛出版了关于身份、跨文化性和流动性/移民的书籍(超过100篇文章和50本书)。他对艺术的兴趣始于他十几岁的时候,之后并一直不断地在发展。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在中国和芬兰制作了艺术作品来展示他的科学理念。他对艺术的投入也影响了他个人的研究(例如艺术教育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益处)。除此之外德尔文也是一名狂热的艺术收藏家。

创作理念:

我感兴趣的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描绘我工作中人脸的复杂性。有趣的是芬兰语单词“脸”,“kasvot”,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这激起了我对人脸的好奇心。这种兴趣也来自于我对身份和跨文化交流的科学研究,以及我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经历。我对所谓图尔库学派的芬兰艺术( 1980年代前)和法国艺术家马克斯·帕帕特( 1911 – 1994年)以及詹姆斯·科尼纳德( 1925 – 2008年)的兴趣也一直是灵感的来源。